当前位置:2345小说网>书库>言情女生>你越信我越真> 第138章 两种对比

第138章 两种对比

    镇民们正忙碌着修建道观。

    曾大牛独自在小镇中缓步穿行,目光扫过街巷屋舍,希冀能寻到一两个根骨尚佳的孩子带回山门。

    然而,一圈看下来,皆不尽如人意。

    “终究是太早了.”他低声自语,眉宇间掠过一丝无奈,“可若不趁此时,日后恐再无这般便利了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他脚步倏地一顿,目光凝视在道旁一间屋子上。

    乍看之下,那屋子平平无奇,甚至宅院布局隐隐透着几分衰败,想来是主家壮年而逝!可心头那股莫名的直觉却异常强烈——他因此料定此屋定有不凡!

    驻足良久,他终是从怀中摸出一枚罗盘。此物虽非他本命法宝,但也是早年所留,如今这光景下,端的是格外合适且顺手。

    他屏息凝神,盯着罗盘绕这屋舍转了整整两圈。当脚步最终停在杜鸢曾站立的位置时,手中的罗盘骤然狂转,指针疯旋不止!

    “这位先生是?”

    一个妇人的声音自身后响起。

    曾大牛悚然一惊,猛地回头。只见一位妇人立在门边,身后还怯生生地躲着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这让曾大牛眼前一亮,目光瞬间落在两个孩子身上,但旋即化作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叹——根骨只是尚可,远非良材。

    “这位大姐安好,”曾大牛收敛心神,略一颔首,“途经宝地,见此屋似有异处,故而多看了两眼。”

    妇人看着他手中兀自震颤的罗盘,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曾大牛亦微微欠身,准备离去。

    就在他侧身经过那两个孩子时,其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忽然响起:

    “娘,快看!那里怎会钻出一棵小草?”

    曾大牛眉头倏地一挑,循声望去——

    目光所及之处,正是他方才用罗盘勘定的方位!一株嫩绿出水的青苗,竟已悄然破土而出!

    我怎么先前没看见?

    复而他又猛然看向了那个得见此异的孩子。

    寻仙而至,顽土出苗,莫非天数?

    思索片刻后,曾大牛当即对着妇人说道:

    “这位大姐,我想要带走这个孩子,教他修行!”

    说罢,他手掌轻按身旁枣树躯干。不多时,明明还未挂果的枣树上居然有三枚红枣悄然落下。

    “您放心,我也绝非是什么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!”

    那三枚红枣亦是被他送到了妇人身前。

    不敢置信的妇人急忙接过红枣,可咬了一口后她马上就是心头一颤。

    知道为真的她很想说这孩子才这么小,怎么能离开母亲身边。

    可等到口头真到了嘴边,又是变成了:

    “您是想要带走那个孩子?”

    曾大牛看向了那个点出青草破土而生的孩子。

    对方被他看的越发躲在了自己娘亲身后。

    妇人则在片刻的挣扎后,又问了一句:

    “只能带走这一个孩子吗?”

    曾大牛斟酌说道:

    “大姐,您要知道,强求反而不美!”

    妇人喉头艰难耸动,可片刻之后,她却是猛然惊醒的说道:

    “您等等,您等等!”

    说罢,便直接冲进了屋子,随着一阵倒腾之声响起。

    曾大牛便看见这妇人小心翼翼的捧着什么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大姐?”

    询问之声刚刚响起,随着妇人摊开手心,看清了那是何物的曾大牛当即瞳孔一缩。

    因为那赫然是一枚璨金铜钱!

    ‘难怪我会停在这里!’

    左右看了看,见没有旁人在附近,妇人才是急忙将其塞到了曾大牛手中道:

    “我只是个乡下妇人,没什么长物,也没什么见识,但我想把这个给您,换您把我两个孩子都带走好生教导!”

    父母最盼望的就是子女成才,以便今后可以好好生活。

    读书也好,从商也好,图的都是这个。

    她知道自己没能耐让两个孩子去读书,甚至就连养大都是困难无比。所以,她想要抓住这一次的机会!

    跟着仙人,怎么都比跟着她这个没本事的娘好。

    看着手里的璨金铜钱,在看着眼前哀求的妇人。

    曾大牛想起了自己这一世的父母。

    他们也是这样哀求自己师父带走他的

    沉默片刻后,曾大牛认真拱手道:

    “还请您放心,我必然对这两个孩子悉心教导,视若己出!”

    话毕,他又看向了自己手心里的金钱。

    犹豫再三,他还是长长一叹的将其递给了妇人道:

    “这是大道压胜之物,诚然宝贵至极,可我真不能拿了它!”

    说着便将其重新塞回了妇人手中:

    “请您放回原位!好生看护!”

    握着那枚金钱的妇人怔怔立在原地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早已走出不知多远的杜鸢,此刻正驻足于一座坞堡前。

    他听闻,这坞堡在前朝的前朝便已明令禁止,勒令悉数拆除。

    然而随着西南生变,朝廷默许之下,临近西南的地界,坞堡又如鬼魅般悄然重现。这既是朝廷对地方豪强的妥协,亦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互助之举。

    因此,看见坞堡,便意味着西南已近在咫尺。

    杜鸢望了一眼紧闭的堡门,略一思忖,终是打消了上前叩门的念头。他转而向四周寻觅,试图另寻一处借宿之地。

    目光扫过周遭,倒真让他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。只是甫一走近,杜鸢便不由得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这村落约莫三四十户人家。

    眼下正是炊烟袅袅的时辰,然而举目望去,有烟火升起的,竟只有一户人家!

    再看其余房舍,赫然是人去屋空,不少房屋更肉眼可见地破败倾颓,一片狼藉。

    只是临近西南,就已荒凉至此了吗?

    那西南腹地,又该是何等惨状?

    大旱三年,兵灾又起……

    一念及此,杜鸢不由得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叹息。他定了定神,迈步上前,抬手叩响了那唯一尚有人烟的木门。

    叩门声刚起,屋内便传来一阵慌乱的响动,紧接着是一声气急败坏的叫骂:

    “说了不能生火!不能生火!你偏不听!”

    骂声未落,又响起几下沉闷的拍打声。

    闻言,杜鸢也就开口说道:

    “还请两位放心,我不是坏人,我只是想要借宿一宿,放心,不会白住的!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