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章 都翻倍了
太阳又一次升起,辛苦了大半夜的朱希孝没顾得上补觉。
他连夜审完郭希颜,然后一大早就来到西苑永寿宫门外,将审问结词交给了大太监黄锦。
然后朱希孝就继续守在宫门外,等待着皇帝的反馈,哪怕是对自己勤奋的一句口头表扬也是好的。
只要掌管北镇抚司,很容易就能发展成锦衣卫体系的实际二把手。
不敢说挑战缇帅陆炳,但凭借年龄优势,总可以等待接陆炳的班吧?
在后殿中,当嘉靖皇帝醒过来后,黄锦便将审问结词呈上,提示说:
“昨日皇爷下旨逮问郭希颜,北镇抚司朱希孝已经审完。”
嘉靖皇帝懒得细看,随口道:“动作挺快,你看了再说与朕。”
昨天有八个上疏请求册立的大臣,不太方便全逮捕,所以嘉靖皇帝从中挑了个言辞最激烈的郭希颜,用来杀鸡骇猴。
至于嘉靖皇帝为什么迷信“二龙不相见见”,厌恶听到册立东宫的声音,只有一个根本原因,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。
随着年纪越来大,嘉靖皇帝也越来越怕死,除了修仙越发狂热之外,各种忌讳也越来越多。
比如嘉靖皇帝身边太监说话,不能说某某东西在地下,一定要说在地上。
在嘉靖皇帝想来,立下东宫继承人,就表示为自己驾崩之后做准备,还有很多人会盼着自己驾崩,敏感的嘉靖皇帝非常讨厌这种感觉。
所以“怕死”两个字,就是解释嘉靖皇帝晚年很多行为的核心因素。
黄锦黄太监粗略看过后,奏报说:“经初步审问,郭希颜并未与其他任何人串联,也没有受到指使。
但上疏用语轻险,极力危言耸听,有故意讪君邀名之罪过。”
嘉靖皇帝又拿起了审案结词,一眼扫去,就看到一段郭希颜的自述。
“忠臣不退耕而忘君,烈士不避僇以直谏,臣虽愚,始终为主之无他。”
于是嘉靖皇帝忍不住冷笑几声,讥讽道:“果然又是个忠良臣子。”
黄锦没有接这个茬,只请示说:“北镇抚司已经审完,下面是否要移交刑部判罚?”
锦衣卫拥有一定司法权,但却并不完整,按照制度只能审问调查,但却无权判决,也就是只审不判。
所以锦衣卫北镇抚司审完后,要么移交给刑部判决,要么由皇帝直接给出意见。
嘉靖皇帝还是嘲弄的语气,很不满意的说:
“依照过往案例,这样上疏讪君的罪过,还是流放充军?
于是被判罚的人立刻名扬天下、士众拥戴,到了流放地方,又受各种优待,还能开学讲课。
若能等到改天换地,他还可以披着满身荣光,回朝重用。
朕有时候都不明白,判他流放充军,到底是处罚还是奖励,到底打击他还是成全他。”
黄锦叹口气,游戏规则就是这样,还能说什么?总不能因为上疏请求册立,就杀人吧?
嘉靖皇帝万分不爽,挥挥手说:“移交给刑部吧!叫他们判郭希颜!”
闭上眼睛,嘉靖皇帝只觉得心中块垒无法消散,极为膈应。
要是念头不通达,只怕今天修炼注定徒劳无功了。
正在这时候,值门的太监来奏报:“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请求觐见,说是找到发揭帖的作案者了。”
精明的嘉靖皇帝有点疑惑,找到了人就去抓,来这里奏报什么?
陆炳进了殿后,没有绕圈子,直接奏道:“已经基本查实,前两日在京城广发揭帖、妖言惑众的人是郭希颜!”
嘉靖皇帝当即大怒,青筋暴起的骂道:“无耻之徒!罪该万死!”
什么狗比玩意,先发揭帖造谣造势,把舆情煽动起来后,又假惺惺的装忠臣骗声望!
如果不是陆炳赶到,差点就骗成功了!
发完怒后,嘉靖皇帝却又感到,心情畅快多了。
因为不用再憋着忍着,可以直接杀郭希颜泄愤,念头通达了!
陆炳暗喜,自己前来奏报的时间点果然选对了。
先等皇帝感到愤懑压抑,然后自己再及时送上反转!
白榆说这种手法叫先抑后扬,通过调动皇帝情绪波动,让皇帝爽感直接翻倍。
坐在高台上的嘉靖皇帝狠狠将北镇抚司的审问结词扔到地下......啊不,扔到地上。
然后对黄锦说:“朱希孝无能!说什么审了一夜,仍让无君无父、奸诡欺君之人逍遥法外!”
黄锦见皇帝很有情绪,此时也不敢说情,只答话道:“朱希孝正在宫门外候旨。”
嘉靖皇帝怒气未消的说:“念在成国公面子上,就不罢免了!
今后不用在北镇抚司管事,调到南镇抚司协理大汉将军、銮仪库等仪仗事务去!”
嘉靖皇帝转头又问陆炳:“破案的官校是何人?”
陆炳非常严谨的答道:“锦衣卫副千户西城总探钱威,及锦衣卫替父职总旗西城副总探宛平县学生员白榆。”
嘉靖皇帝其实并不关心具体人名,也没记清这一长串差遣职务,可能连最后“县学生员”几个字都没在意。
对于基层这些乱七八糟、动辄改来改去的差职,嘉靖皇帝可能从来就没想着弄清楚过。
他现在问起破案官校是谁,只是为了彰显皇帝恩德,并引出话头。
所以陆炳报上两个人后,嘉靖皇帝想都没想,极为大方的说:“此二人破解妖言,维护君父天威,各升二级!
让他们再审一遍郭希颜,如果没有冤枉,就明正典刑,斩立决并抄家!”
这个奖赏连陆炳都没想到,武职都是一级一级升的,越级升职极为罕见。
就破这个揭帖案而言,升两级委实有点太超标了。
但皇帝金口玉言,说行就行。难道皇帝的爽感翻倍,奖励也激情翻倍了?
此时,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黄锦走出永寿宫的宫门,看着一脸期待的朱希孝,忽然觉得于心不忍。
虽然没证据,但凭经验也知道,朱希孝肯定是被坑了。
不过也怨不得谁没,政治斗争就是这样,胜者为王。
“圣上有旨,调你去南镇抚司,协理仪仗相关事务。”黄锦宣布说。
毫无心理准备的朱希孝错愕不已,这是出了什么问题?
忽然脑中闪过白榆的一句话:“锦衣卫不骗锦衣卫。”